近期,为缓解市区内交通拥堵,规范交通秩序,保证行人安全以及提高车辆通行能力。济南市交警支队联合创飞客团队对二环东路进行了一次大整治,对全线17处信号控制进行了时间资源深度挖掘。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专业性、科学性的整改措施,为济南市创建文明城市贡献一份力量。
现状存在的问题
1、整条路段高架桥上下桥口较多,随机车流较大,降低了二环东路整体的通行效率。
2、路段横穿济南南北,不同路段的协调策略与所属的区位不匹配。
3、路段长度较大,未进行合理的子区划分。
4、单个交叉口信号配时存在不合理的地方,不能满足车辆的通行需求。
5、全路段部分交叉口周期未统一,相位差不合理,协调效果差。
今天就来看看在LED交通信号灯方面有哪些奇招呢?
山大北路双向有高架下桥口,双向车流较大,瓶颈现象明显,故采用节点放射式协调的手段,使向山大北路的车流采用红波协调的手段防止溢流,驶离山大北路的车流采用绿波协调的手段保证通行效率。
子区划分,统筹协调
根据交叉口所属的交通区位,二环东路全线划分为5个子区(子区1:经十路-解放路、子区2:解放路-山大南路、子区3:山大南路-花园路、子区4:花园路-南全福大街、子区5:南全福大街-桑园行人过街),各子区采取不同的协调策略,通过子区之间的协调形成子区与子区的无缝衔接状态。
多时段划分,精细化LED交通信号灯配时
采用基于大数据的聚类分析方法,对一周所有时段进行了流量流向聚类。对二环东路现状配时进行了精细化调整,根据流量流向的变化,对一周内每天不同的时段进行了精细化配时。通过深入调研单个交叉口存在的问题,结合子区划分,进行协调配时。
高峰红绿波协调治拥堵
结合济南市“缓进快出”的治堵策略,为了缓解市区内的道路拥堵状况,子区1、子区2、子区5采用双向绿波协调控制,子区4采用双向红绿波协调控制,子区3采用节点放射式协调控制。
平峰双向绿波促畅通
二环东路全长5.6公里,共包含17处LED交通信号灯控制的路口,考虑到桥上为高架路,所以桥下采用局部绿波控制,适当增加停车次数,保证绿波可靠性。结合现场流量调研的数据,采用第四代绿波协调控制技术,实现了二环东路双向可靠绿波控制。
优化效果
二环东路高峰期通过“精细化”配时、红绿波协调、截流空仓、划分子区等措施,满足了高峰时段的交通需求,减少了高峰溢流的概率。
对比高德地图截图发现,二环东路早高峰已由存在部分红色溢流道路变为绿色畅通道路;晚高峰原显示红色溢流部分已变为黄色拥堵,黄色拥堵部分已变为绿色畅通道路。
通过排队长度图可以看到,LED交通信号灯配时优化调整后,车辆均匀的分布在道路上,交叉口溢流现象明显减少。
二环东路平峰采用双向绿波协调的控制策略,大大减少了平峰的行程时间,使二环东路整体通行效率有了一个较大的提升。
9:00-11:00的平峰优化前南向北行程时间20分24秒,停车8次;北向南行程时间22分56秒,停车8次;优化后南向北行程时间14分32秒,停车4次;北向南行程时间18分29秒,停车5次。
11:00-16:30的平峰优化前南向北行程时间18分47秒,停车7次;北向南行程时间21分24秒,停车8次。优化后南向北行程时间13分44秒,停车4次;北向南行程时间16分56秒,停车4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