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9月20日,由广东省智能交通协会和赛文交通网联合主办的第三届(2017)华南智能交通论坛在广州卡威尔酒店成功召开,深圳市赛诺杰科技有限公司国际业务部总监罗小月现场分享了《中外交通信号灯之比较及发展趋势》,主要介绍了智能交通系统和信号控制系统的发展和变革。
以下为罗小月演讲实录,未经本人核实(内容有删减)。
近年来,智慧交通、智能交通是行业内探讨的热门话题。交通信号控制行业作为一个细分行业也经历了重大的变革,例如,车辆检测器由最初的线圈检测器过渡到地磁、视频、雷达等多种应用。检测数据的准确度越来越高,种类也越来越多。交通信号机也由最初的单点信号机过渡到区域协调信号机,很多二三线城市也逐步建立了集中协调的信号控制平台。
如今,作为交通行业链末端的硬件产品,交通信号灯经历了怎样的发展与变革?今天我主要从三个方面来阐述,首先是交通信号灯演变的过程;第二是它在发展过程中有哪些特点;最后是对交通信号灯未来发展形态的预测。
1868年,英国出现了第一盏煤气提灯。当时,这一盏煤气提灯主要不是用来指挥车辆通行,而是用来指挥马车通行。第一盏交通信号灯的寿命很短暂,它在上岗23天后就爆炸了。所以后来,英国就停止使用这种灯具。
推进到第二次工业革命。18世纪末,19世纪初,人类进入了电气时代。1912年,美国出现了第一盏电能驱动的交通信号灯,起初它以白炽灯的形式出现,后来逐步过渡到LED交通信号灯。
交通信号灯在发展过程中有哪些发展特点?首先,它更节能环保。上图展示的是2016年在荷兰召开的国际交通展上,西门子品牌展会的黑科技产品——“1W的交通信号灯”,这是什么概念?举个例子,国内常规尺寸的交通信号灯,功耗不低于10瓦,这个1瓦的交通信号灯,让我们看到智能交通未来的可持续性的发展方向。提到可持续性,节能降耗是必然的趋势,我们如何实现?在光学方面,LED光源代替了传统的白炽灯的光源。电源方面也由最初的炽电直接供电,过渡到变压器电源,以及高效率的开关电源,以上转变大大减少了功率的损耗。
第二个发展的特点是更安全。国内外常规的信号灯具和信号机,供电电压都是220伏特和110伏特,但是在信号产品的施工以及维护的过程中,会有安全隐患。国外很多国家已经开始推行42伏特或者48伏特的交通信号灯和信号机。这也是我们在产品开发方面的新拓展。
更安全还体现在交通信号灯的电源设计上,我们实现了盲点检测。传统意义上,我们认为只有信号机检测信号灯,它的工作电流、工作电压运作是否正常,但是我们现在能做到在电源上面也有自动检测的功能。当这个电流低于正常工作电流的一定比值时,电流就会随机切断,信号灯就会停止工作。这个功能更方便信号机检测信号灯的故障,如果信号灯产生故障就会发出报警提示给信号平台,再安排人员及时更换就可以了。
第三个特点是:交通信号产品在发展过程中更加多样化、个性化、人性化。我们常见的道路交通信号产品是下图这种样式。
提到法国,通常会想到“浪漫”“精致”这样的代名词,法国人民也把这种浪漫的情怀用到了交通产品的设计上面,所以我们可以看到有着工艺品品质的交通信号灯。
以上展现的是几种常规交通信号灯的存在形式,交通信号灯不仅仅是灯,还可以是一种信号。即:在道路路口上面,所有能够提示和指挥车辆、行人、非机动车通行的设备,都可以被纳为交通信号的范畴。
下面我展示一下我们在交通信号方面拓展的一些其他设备。例如,为了提高行人过街安全,出现了行人过街按钮的设计。
(上图)左边的这产品来自美国,他们是按压式的设计。第二款是欧洲的主流的行人过街按钮的形式,是感应式的触摸按钮加上LED的图文提示。图片右边的产品叫做行人过街语音提示装置,它应用在斑马线的两侧,用来警示行人闯红灯的行为,同时这个设备也可以连接到行人闯红灯的抓拍系统。
以上讲的两款产品是针对普通的人过街的行人提示装置,以下产品是针对盲人的行人提示装置,
图片左边是我们国内常规的运用方法:只有语音播报功能,图片右边这款产品是在中东沙特的案例,它结合了按钮的一些功能,侧面还有一些盲文。盲人通过触摸盲文,可以知道通行方向;也可以知道这条道路有多少条车道,中间有没有绿化带,我觉得这个设计非常人性化。
在提高车辆通行效率方面,国内外出现了一些标志、标牌。例如,潮汐车道、可变车道以及代转提示等等,国外有一些比较有创意的、比较概念性的新型设计,下面我简要的向大家展示一下。
上图是由一个德国公司开发的低头族行人提示灯。如今的人们随时都在低头看手机,这个产品可以提示行人看到红绿灯的变化。
另外一款设计是主动发光信号灯杆。(如上图所示)驾驶者在距离信号灯很远的地方就可以清晰地获知当前的信号灯颜色。
信号产品发展的第四个特点是产品的使用规范越来越标准。
最后是我们对交通信号灯的未来形态做一些大胆的预测。
我们认为在劳动密集型产业转移、产业链升级以及制造业自动化的推动下,交通信号灯产品会向轻薄化的方向发展。另外,交通信号的存在形态不仅仅是灯具,例如(下图所示):
运用全息投影的技术,以平面的方式、图文提示的形式来引导车流。绿灯时,驾驶员看不到任何东西,但是红灯时,全息投影会让驾驶员觉得面前有一道屏障,这种技术的运用会提高行人过街的安全性。
再大胆畅想一番,未来的交通信号也许不会以任何硬件产品的形式存在在道路上面,例如: V2I技术。2016年,奥迪在Q4和Q7两款车型上嵌入了交通信号显示的模块,它连入了当地的交通信号控制平台,驾驶员可以在驾驶车辆里面看到实时的红绿灯状态,以及倒计时时间。
我们认为,基于未来汽车无人驾驶的趋势,交通信号有可能会以数据信号、数字信号的形式依托于云服务、大数据平台,然后实时传输到无人驾驶的平台上面以及终端车辆里面,实现从1到0的过渡。当然,这些想法只是我们的畅想,未来的智能交通、交通信号产业如何发展还需要我们一起去努力,一起改变,一起见证。(此文章转载赛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