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电话:86-755-81469180

首页 >新闻动态>行业动态

新闻动态

全国服务热线18129951084

时间:2018-2-1    来源:鑫光道智慧斑马线厂家

优化道路安全设计 保护行人就是保护我们自已


一、行人、骑行者为道路交通事故中的弱势群体

与各类疾病相比,交通事故其产生的社会影响要更深远、更剧烈。在中国交通事故中的死亡人群里,绝大多数是机动车外的行人、自行车骑行者、两轮或者三轮车骑行者等,这些人便是交通事故中的弱势群体,是我们应该重点关注并给予保护的对象。

加强对交通事故中弱势群体的保护,其根本原因在于步行、骑行等出行方式所占比率较高。尽管人们依赖小汽车出行,但将车停好后,也是要通过步行的方式从停车位抵达目的地。停车场有很多保护行人的设计值得借鉴,比如停车场的低限速、直角拐弯、人车分离及其清晰路线指示等。阐述以上事例,是想将“保护行人、骑行者,就是在保护我们每一个人,包括你自己!”这一理念传递给大家,尤其是那些把自己假想为坐在汽车内来看待道路安全问题的“车本位”主义者。你可以永远不开车,但是你一定会在街道上行走!


二、如何提升道路安全?根本原则是要保护事故中的弱势群体

随着越来越多国家对道路安全问题的重视,能够帮助制止道路死亡人数不断攀升的相关措施也越来越多。1972年,瑞典发起零伤亡愿景的道路安全项目之后,机动化交通出行仍处于不断上升的态势,但道路交通死亡人数却逐年下降。

在机动化出行不断增长的情况下,我国要如何做才能取得道路安全方面的突破呢?最根本原则是要加强对交通事故中弱势群体(即行人、骑行者等)的保护,同时还要坚决避免在道路安全领域再次重蹈“车本位”的覆辙。

减少道路安全事故,提升道路安全,应树立正确的价值取向,保护交通事故中的弱势群体。从瑞典和其它发达国家的零伤亡愿景行动计划来看,在树立正确价值观后,要对道路安全事故进行具体分析,开展综合整治措施。道路交通安全事故,是由系统性失误所导致的,而失误通常源于道路交通主要参与者(人、车、路)。


对于人的失误。我国早已投入大量政策研究成果,并针对酒驾、闯红灯、戴头盔等人为安全因素制定了完整的法律法规体系,用以应对人的系统性失误。

对于车辆安全。通过制定车辆年检制度、新车碰撞试验、安全评级以及召回制度等,有效管理与控制车辆的安全性能。

对于道路因素。由于道路设计而产生的系统性偏差,将会导致更多道路安全事故。行人事故在路网系统里并不是随机发生,而是具有一定的地理聚类性,而道路本身也确实存在设计问题。



在线客服

苏航

周鑫

李小姐

陈金辉

肖小姐

郭澶仪

郭敏

陈路

周澍

刘艳宏

skype cal

赵小姐

短信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