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外相关法律对比
1.普遍认为滥用远光灯干扰驾驶行为
2.普遍明确了滥用远光灯的情形
3.普遍对滥用远光灯的行为进行处罚
哪些情形禁止使用远光灯?
国内相关法律法规规定:我国《道路交通安全法》对不按规定使用远光灯的交通违法行为没有作出专门规定,而是具体规定在《道路交通安全法实施条例》中。条例明确规定了禁止使用远光灯的情形:
夜间在没有中心隔离设施或者没有中心线的道路上会车时,应当在距相对方向来车150米以外改用近光灯,在窄路、窄桥与非机动车会车时应当使用近光灯;
机动车在夜间没有路灯、照明不良或者遇有雾、雨、雪、沙尘、冰雹等低能见度情况下行驶时,应当开启前照灯、示廓灯和后位灯,但同方向行驶的后车与前车近距离行驶时,不得使用远光灯。
我国各地方性立法在上位法基础上,明确了夜间禁止使用远光灯的场所或情形:照明状况良好的城市道路,桥梁、隧道以及高架道路,与对向行驶的车辆或者行人交汇时,停车或者中止行车时。
美国交通法规明确规定禁止使用远光灯的情形:雨雾天气行驶时;同向车辆行驶时,后车与前车相距300尺(100米)以内时;与对向来车相距500尺(166米)以内的;干扰影响其他驾驶人时。
意大利交通法对远光灯的规范使用规定的较为详尽,明确应当将远光灯切换至近光灯的情形,主要包括:与其他车辆交会的;短距离紧跟其他车辆的;在任何可能造成道路、轨道、河道上其他驾驶人晃眼的危险情况的。
哪些情形可以使用远光灯?
意大利交通法明确了可以使用远光灯的情形:即除上文提到的包括与车辆交会、短距离紧跟其他车,在任何可能造成其他驾驶人晃眼的3种情形外,在居民区外缺乏外部照明或者外部照明不足时,可以开启远光灯。
雨雪雾等特殊天气可以使用远光灯吗?
意大利交通法规定白天遇到雾、烟、霾、大雨时,前雾灯可以取代近光灯和远光灯。美国交通法规则明确规定:雨雾天气行驶禁止使用远光灯;
2.是否限制远光灯的使用时间?
美国限制使用远光灯的时间,规定行驶过程中使用远光灯的时间不得超过30分钟。
国内针对远光灯的使用,在法律责任方面,根据《道路交通安全法》第90条和《机动车驾驶证申领和使用规定》(公安部令第139号)规定,对于不按规定使用灯光的交通违法行为,处警告或者20元以上200元以下罚款,并记1分。根据地方性立法,大部分省市罚款数额在100元到200元之间,总体来看,处罚力度较低。
巴西交通法规定,滥用远光灯对其他驾驶人的视线造成干扰属严重交通违法行为,将被处以120雷亚尔(巴西货币单位,约245元人民币)罚款,处罚金额与我国接近,但扣留机动车,并记5分。
而意大利对不按规定切换灯光的,处以80至318欧元罚款;对违反其他灯光使用规定的,处以39至159欧元罚款。罚款数额较高。
1.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增加违法成本。
结合夜间行车实际情况和各地经验做法,进一步完善《道路交通安全法实施条例》关于规范使用远光灯的规定:
一是建议明确禁止使用远光灯的情形,包括夜间照明条件良好的城市道路,桥梁、隧道以及高架道路,与对向行驶的车辆或者行人交汇时,停车或者中止行车时,车辆左转弯时;二是对同向行驶车辆后车使用远光灯与前车保持的最小距离进行量化;三是以提高罚款数额、提高记分分值,或增设暂扣机动车驾驶证等方式提高不按规定使用远光灯的处罚力度,增加违法成本;四是增加擅自安装疝气灯的汽车修理厂的连带责任。
2.提高执法科技含量。
目前,福州、杭州、台州等地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采用高科技手段,采用“违反规定使用远光灯自动记录系统”在重点路段监测、记录远光灯使用情况,并根据系统记录情况对不按规定使用远光灯的车辆进行处罚。从系统的适用情况来看,效果显著。因此,建议加大对不按规定使用远光灯记录系统的研发和应用力度:一是提高记录系统的精准度;二是完善记录系统的证据规格,确保符合非现场执法图片视频证据要求。
3.强化驾驶人培训、考试,重点加强驾驶人夜间行车技能和安全意识的培训。
机动车驾驶人培训考试是道路交通安全的重要基础,一是要注重驾驶人夜间行车技能的培训,增加夜间培训课时,严格夜间考试和灯光模拟考试的合格标准;二是要讲解不按规定使用远光灯的危害性,加强驾驶道德教育,强化文明、礼让、安全的行车理念。
4.加强规范使用远光灯的宣传力度。
不按规定使用远光灯在多数情况下来源于驾驶人不良的驾驶习惯,因此,需要通过强化提醒和宣传教育,不断予以纠正。一是通过拍摄警示教育片、事故现场照片等方式,以惨烈的后果警示驾驶人不按规定使用远光灯的危害;二是在照明条件良好的路段、路口设置标志牌,提醒驾驶人使用近光灯,在车辆尾部粘贴提示语,提醒后方车辆规范使用远光灯。
3远光灯乱象应该怎么办?